1日晚,鞍山市惠民文艺演出“笑笑剧场”收官演出在市文化馆欢乐上演。自3月15日启幕以来,“笑笑剧场”以每周六晚常态化演出的形式,累计上演了30场,惠及群众2000余人次,为市民送上了实打实的欢乐与文化滋养并收获热烈反响。

据市文化馆副馆长赵欣介绍,“笑笑剧场”始终坚守“文化惠民 服务群众”的宗旨,以“零门槛、零距离”为核心,构建覆盖全年龄段的普惠性演出服务体系。演出内容精心设计,涵盖相声、评书、快板、等多种曲艺形式,每场精选5个节目,既保留传统经典,又融入现代创新,满足不同观众的多元需求。在演出阵容上,兼具专业性与本土情怀,不仅集结了鞍山本地知名曲艺演员、非遗代表性传承人,还邀请到了辽宁科技大学曲艺专业的在职教师与优秀毕业生同台献艺,为观众打造高质量的曲艺视听盛宴。其中,今年推出的《封神演义》《包公案》两部连载长篇评书,凭借精彩演绎收获了广泛好评,成为“笑笑剧场”本年度极具影响力的代表性节目。

此外,为更好地提升公共文化服务品质,8月末,市文化馆“笑笑剧场”完成了改造升级。升级后的“笑笑剧场”坚持“守旧焕新”原则,在保留原有风格基础上精心装饰墙面,将鞍山曲艺名家风采、鞍山评书发展脉络等文化元素融入设计,直观呈现地方曲艺历史,现场氛围更加浓厚;并且重新更换了棚顶、更新了专业音响设备,让剧场更显精致,提升演出整体声效;剧场座椅全部更换并科学预留出进出通道空间,真正实现舒适观演。在服务保障方面,联动市振峰公益志愿者团队,优化现场引导、咨询答疑等配套服务,为群众打造更具亲和力和体验感的文化空间。

同时,市文化馆还积极探索数字化服务路径,通过“鞍山群众文化”微信公众号搭建线上预约平台,简化参与流程,确保市民便捷获取演出信息及快速完成预约。常态化的演出安排与便捷的参与方式,也让“笑笑剧场”逐渐成为市民欢度周末的最佳选择。市民梁珊珊接受采访时说:“我是从去年就带着孩子来看演出,因为喜欢,我们几乎每周六都来。孩子小时候我也曾带他去别的城市看过曲艺表演,但咱市文化馆‘笑笑剧场’的节目,不仅内容精彩对孩子胃口,还特别有感染力。孩子看完后会和我交流他的感受、分享收获,让我真切感受到文化传承的‘润物细无声’。真心希望‘笑笑剧场’能一直办下去,给咱们老百姓带来更多的文化滋养!”

“笑笑剧场”的成功举办,不仅满足了广大市民的精神文化需求,更推动了鞍山本土曲艺文化的传承与传播。 未来,在市文旅广电局和市文旅中心的指导引领下,市文化馆将持续以“笑笑剧场”为重要载体,不断优化节目内容,提升服务质量,引入更多优质曲艺资源,创新演出呈现形式与传播路径,让优秀传统文化在新时代焕发蓬勃生机,为鞍山建设文化强市作出更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