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地企联动!赋能绿色智慧矿业科技转型 | 鞍山新闻网

6日,由辽宁省教育厅主办、辽宁科技大学承办的第三届辽宁“校企协同科技创新伙伴行动”服务辽宁绿色智慧矿业创新驱动专项活动在鞍举行。省科技厅等部门相关负责人、全省42所高校科研负责人及34家矿业企业代表共计300余人参会。此次活动以“科技赋能矿业转型,协同共筑创新生态”为核心定位,精准对接全省高校科研力量与矿业企业发展需求,为鞍山乃至辽宁矿业绿色化、智能化转型注入强劲科技引擎。

鞍山在推动教育、科技与产业融合中的积极作用以及辽宁科技大学立足地方产业需求的办学定位与发展特色均得到省里相关部门高度肯定。鞍山作为工业重镇,矿业产业基础扎实,转型需求迫切。当下,鞍山正全力推进矿业等传统产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转型,科技创新是实现这一目标的核心支撑。此次专项活动落地鞍山,既是对鞍山矿业转型决心的认可,更是为本地产业引入创新资源的重要契机。鞍山将全力构建最优创新生态,支持高校、科研院所与本地企业深度协作,围绕智慧矿山建设、绿色开采技术、固废资源利用等关键领域突破核心技术,推动科技成果在鞍山本地落地转化,使科技创新成为驱动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引擎。

高校科研需从“能做什么”向“国家需要什么、辽宁急需什么”转变,扎根鞍山的辽宁科技大学给出了答案,该校在矿业领域的学科积淀、科研优势及服务地方产业发展均取得一定的实践成效。作为校地企协同创新的重要“枢纽”,辽科大依托智慧矿山研究院、千山湾矿业实验室等本土化科研平台,已成功推动新一代信息技术与矿业全流程深度融合,研发的国内首个露天矿智能开采生产平台,为鞍山矿业智能化转型提供了重要技术校方代表支撑。辽科大将以此次活动为契机,进一步开放科研资源,联合省内外高校与鞍山本地矿业企业组建创新联合体,聚焦绿色勘探、低品位资源高效利用、尾矿综合利用等鞍山矿业转型关键领域开展有组织科研,力争突破一批“卡脖子”技术,形成一批可转化、可推广的标志性成果,为鞍山矿业转型提供坚实的本地科技保障。

活动现场的合作签约与平台揭牌,实现了鞍山矿业科技转型的实质性突破。现场共签署校企合作项目5项、共建校企合作研究院5家、签约校企中试基地3家,各项合作均紧扣鞍山矿业绿色智慧转型核心需求。值得关注的是,由鞍钢集团矿业有限公司、辽宁青花耐火材料有限公司等4家鞍山龙头矿业企业牵头,联合东北大学、辽宁科技大学等6所高校组建的“智慧矿山创新协作体”正式揭牌。该协作体以鞍山龙头企业需求为导向、以高校科研力量为技术支撑,标志着鞍山已初步构建起“企业主导、高校支撑、本地落地”的产学研深度融合新模式,辽宁高校在构建产学研深度融合创新生态方面迈出坚实一步。

在主旨报告与双向对接环节,鞍山矿业领域的技术需求与高校科研成果实现精准对接。鞍钢矿业等企业的行业专家,结合鞍山矿业实践分享了全流程智慧矿山建设、绿色智能赋能矿业发展等前沿技术应用实践经验;鞍山市科技局相关负责人现场解读最新科技政策,为校企合作提供政策保障。关键的是,海城利尔、远东菱镁等30余家鞍山参会企业现场发布技术需求30余项,辽宁科技大学、辽宁工程技术大学等高校推介科技成果70余项,其中多项成果与鞍山企业需求达成初步合作意向。